【瑞士求學申請之路】在童話般的蘇黎世

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申請博士班,就如同找工作一樣,必須先找到願意收你為學生的教授,當教授同意後才向學校提出正式申請入學。那要如何知道哪一個實驗室有在徵人?基本上只有定期到你有興趣的實驗室網站上注意徵才訊息,或是透過實驗室內部流出來的訊息,抑或是直接到學校公佈欄看,才有辦法得知,至於什麼樣的人會被錄取,申請者必須具備什麼條件,這部分等等會再討論。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領域的研究,然後再開始瀏覽相關的實驗室網站。申請的時候,我準備了我的履歷、求職信 (cover letter),還有推薦人的相關資料,在沒有任何人脈能幫助我的情況下,只能祈禱教授在收到申請後能打開email,然後好好地看一下我的履歷或是求職信。當時我申請的實驗室全在歐洲,申請方式幾乎大同小異,而申請結果其實不難想像,多數寄出的信都是石沉大海,不然就是收到”你的履歷很好,可是不好意思,我們剛招到人了”,很幸運地我的前指導教授(因為我畢業了),看上了我的技能,便邀請我在一週後來個 Skype 面試。收到面試通知後心情是既緊張又興奮,因為畢竟人生中用英文面試的經驗,也是在開始申請博士班後才有的,總之就是盡全力準備,平常心面對,不然對於一個英文非母語的我們,緊張起來可是會語無倫次的。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準備博士班面試主要的重點有1) 自我介紹,還有申請動機 (為什麼對你申請的實驗室有興趣),2) 自己過去做過的研究和實驗要非常熟悉,而且要能用英文解釋清楚,教授會從履歷裡面挑問題問,當然能問的就是履歷裡面關於之前做過的東西,3) 要準備問題問教授,問他關於研究的問題或是萬一錄取後生活上的問題都可以,一定要準備三到四個問題。在面試過程中教授也會介紹他自己在做什麼研究,未來想要做些什麼,當然他不會期待你完全理解,畢竟你又還沒加入這個實驗室,也不是這方面專家,可是如果在他在講的過程中,有一些互動,那這絕對是加分的,例如可以打岔問問題,可以請教授再解釋一次等等。當然英文好又會說話的人,可以試著引導教授到你已經準備好的主題,當教授問到是你專長的東西,這就再好不過了。通常電話面試至少40分鐘到一小時不等,而這個面試就會讓教授決定要不要收你當學生,當時我很幸運地成為我們實驗室的第一個博士生,同期的還有另一位博士生與一位博士後研究員。我後來進了實驗室之後,看到的情況是,教授會邀請對他有興趣的申請者來實驗室給個演講,基本上能被邀請過來的,就已經是90% 錄取了,除非這位申請人給的 talk 非常爛,不然只是最後看申請者要不要接受這個職位而已。所以其實準備面試一般來說不困難,只要足夠了解自己並能完整表達,再來就盡量降低心理壓力,一切盡力就行了。


至於,一個實驗室一年有幾個缺呢?一個像我們新創立的實驗室,第一年通常會有兩個博士生和一個博士後的缺,或是一個博士生的缺和兩個博士後的缺,然後接下來幾乎”每年”最多就是兩到三個名額,因為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教授經費也是有限的,有多少經費可以聘用幾個人都是有規定的,所以就算申請人的履歷有多好,在申請的時候如果教授沒有經費,也是不會被錄取的。至於平均申請的人有多少呢?依照我詢問我指導老師得到的消息是每兩天就有一個申請者,當然已有規模或是較出名的實驗室,申請人更是多的不得了。而申請的時間點,真的是全靠運氣了,對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而言,一年四季每一天都可以向教授提出博士班申請,只要申請上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入學,所以當然重點就是實驗室必須要有缺人,才有機會補人。



什麼樣的人比較有機會錄取?我覺得這邊可分為”技能導向”與”關係導向”。教授通常都會先寫好了研究計畫,知道有多少經費後才會開始徵人,也就是說教授一定會找對該計畫有幫助的學生 (所以還是和一般公司徵才類似),例如: 一個光學的實驗室,研究計畫中如果需要開發或設計某個電子儀器,對整個實驗是非常重要的儀器,那教授可能就會想招一個電子電路很好的學生,如果申請者的光學很好,量子力學很強,也是沒有機會的,結論就是真的要符合當下實驗室需要什麼技術的人才,才有機會被錄取,這算是技能導向。而關係導向就是,如果是教授的好朋友推薦的學生,當然就比較容易被注意也比較容易被錄取,講白一點就是人脈好也是會有幫助的,或是碩士班論文已經是在同實驗室做了,那留下來唸博士班的機會當然相對的也增加,不過這某方面也是技能導向,因為如果已經在碩士論文的時候學到了實驗室的一些技術,那留下來繼續唸博士班的時候可以不必再花時間去熟悉複雜的實驗系統和操作,而個人能力基本也是經過實驗室驗證過了,所以對於實驗室來說能留住人才當然也是很好的。我個人是很建議,如果有意到某個實驗室唸博班的學生,那先到這個實驗室做個碩士論文,或是申請暑期實習,都是對往後的申請之路會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前提是要表現好囉!切記,教授可以用任何理由拒絕一個人。

以上是個人的經驗分享,希望對有想到瑞士念博士班的台灣優秀學生有一些些的幫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ETH Zürich 博士班第一年】煎熬的資格考

【把握最後的夏天】Stoos 山脊健行